谈天说地,有“贝”而来。光影之间,方晓冷暖。大家好,我是天贝兄~
豆腐,历史悠久而又营养丰富的食材,它普普通通,平平无奇,但喜欢它的人,视其为人间美味,热衷于烹调它的人,则能将其演绎得风情万种。
在四川江油市的青林口,李守忠传承着父辈做胆水豆腐的手艺,用心经营着从豆腐摊发展为豆腐庄的古镇家族生意。如今,豆腐庄的管理大权也已经传给了他的儿子,他也可以好好享受一下古镇的宁静致远和儿孙满堂之乐。
每到孙子生日之时,身为一家之主的李守忠总会展示一下自己宝刀未老的手艺,精心料理一桌李氏家常豆腐宴,既是对孙子最贴心的祝福,也是全家人最幸福的时刻。
胆水豆腐是由井水和小黄豆制成,清新嫩滑,口味醇厚。将豆腐压成泥状,加入新鲜的肉末和鸡蛋,搅拌均匀,合成膏体状,然后就能制作出造型独特、趣味盎然的形状和图案,将对孙子的祝福与制作豆腐宴的乐趣合二为一,也许正是李守忠亲力亲为的重要原因。
将豆腐切块,改到塑形,夹上调制好的肉馅,再用蛋清粉包裹,下油锅,炸至外酥里嫩,一道孙子生日宴必不可少的怀胎豆腐便可以新鲜出炉了。
对于李守忠的母亲来说,口感鲜美的熊掌豆腐和酸爽滑嫩的酸菜豆花不仅是最熟悉的味道,也是此生最爱的味道。
一桌丰盛朴实的豆腐宴,将幸福和团圆串联在一起,吃出家的味道,吃出家的幸福,和和美美、健健康康便是最大的一家之乐。
乐山西坝,这里是川味豆腐宴的原产地。三八餐厅里豆腐西施们用豆腐这一简单的食材,传承着古镇豆腐宴的精髓和风味,精心耕耘着属于自己的美味田园。
这源自于聪明勤劳的豆腐西施们对豆腐的深入了解和大胆尝试。
用冰淇淋口感的雪花豆腐,将豆腐制成鞭炮状并填入肉馅的鞭炮豆腐,豆腐片夹上肉馅裹上蛋白豆腐泥再炸至蓬松酥脆的口袋豆腐,能把最简单的食材做出变化无穷的形态和味道,将西坝豆腐的鲜嫩多姿展现地淋漓尽致。
这是代代相传的手艺,更是精工细作的心意。
当然,提到川菜系统里的豆腐吃法,一定无法绕开一个享誉全球的菜品——麻婆豆腐。
相传,清朝同治元年,在成都的万福桥边,独自经营饭铺的老板娘用独特的烹饪技巧制成了色香味俱全的豆腐,让来来往往的苦力和脚夫大饱口福。
麻辣的口味加上豆腐的醇香,让疲惫不堪的客人在大汗淋漓和火辣滚烫中恢复了许多元气与精神。
久而久之,这道菜就远近闻名,成了这里的招牌。
又因为老板娘被人称为陈麻婆,因此,便有了“陈麻婆豆腐”的名号。
这个故事也被改编进了80、90后童年的美食记忆——《中华小当家》中。
动画中关于麻婆豆腐的故事更有两场精彩绝伦的豆腐对决,这让麻婆豆腐在无数孩童心中有了一个魂牵梦绕的美妙幻想。
如今,这道凝聚了四川人智慧与传统的麻婆豆腐已然成为川菜乃至中国菜的代表,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它的风姿绰约,品到它的麻辣鲜嫩。
麻婆豆腐看似制作简单,但要做出地道的风味,每个步骤都要十分讲究。
用细嫩清香的石膏嫩豆腐是基础,切成大小均等方豆腐则考验刀工,麻辣调味要用成都二荆条制作成的辣椒粉和汉源清溪的花椒末。
去筋后精瘦的黄牛肉要细细剁碎,炒至酥香。还要用以豆瓣、辣椒粉、蒜蓉等炒香后做成油汤来提味增色,才能将麻婆豆腐“辣、烫、捆、酥、嫩、鲜、香”的特点全部展现出来,才能让川菜的神韵凸显出来。
系列纪录片《川味》对于豆腐宴和麻婆豆腐的呈现,给爱好川菜并喜爱豆腐的人送来了口水不止的视觉盛宴。
尽管这部小成本、小制作的美食纪录片在文案编排、画面衔接、主题凸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问题,但仍旧不失为展现中国美食文化尤其是川菜美食文化的精心之作、匠心之作。
豆腐,无论怎样制作、如何烹调,总能吃出一种家的味道。无论是原汁原味还是麻辣入魂,都是儿时的记忆,都是家的气息。
各般味道,指引着回家的条条小道,即便人在他乡,也能时刻感受到家的温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云淡风轻处,正是交心会友时。这里有影视作品中人生百态的理性分析;有足球世界中绿茵情怀的应心之言;美好生活中情感交流的真切感悟;有成长中前行力量的深入思考。在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