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在,媳妇精心做了4道菜,晒朋友圈引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43.html

父母不在,媳妇做的午餐,谁知在朋友圈火了,网友:孝顺的儿媳妇

家里有了孩子之后,在吃这一方面尤其注意,不能太辛辣、不能太油腻,要讲究合理搭配饮食,吃得要清淡、要有营养,所以对于我来说,每天最烦恼的事情莫过于做饭了!家里又是老人、又是孩子的,自然在吃这方面就不能太马虎。我和老公平时爱吃一些重口味的菜,属于无辣不欢的那种,但是这几年基本也是有所节制,除非孩子和老人不在的时候,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做我们自己喜欢吃的菜!

我老公是陕西人,所以平时我们一家人在一起吃饭,吃得最多的就是面食,偶尔做一次米饭,公公和婆婆就觉得吃米饭太干或者吃不饱。可是对于我来说,隔两天吃一顿面食还可以接受,可是天天吃、顿顿吃总会觉得厌烦,可能跟我的饮食习惯有关吧,毕竟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习惯于米饭和炖菜。

这不今天趁着公公婆婆和孩子都不在家,我和老公起了一个大早直奔菜市场,买了喜欢吃的豆腐、西红柿、鸡蛋、带鱼、蒜苗,终于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一顿想念已久的饭菜了。可是没想到,随手发了朋友圈,东北的老朋友看了都在说:“多久没吃米饭了?咋没有炖菜,看来真的是入乡随俗了!原来喜欢一个人真的可以为他改变生活习惯呀!”

第一道菜:干炸带鱼(带鱼11.7元,克)

带鱼的肉质鲜美而且刺小,所以我老公特别喜欢吃,就算不是正儿八经的吃饭,偶尔嘴馋都会当作夜宵自己炸着吃。炸带鱼每个家庭的都有自己的做法,裹面粉、裹淀粉、裹蛋液,而我们家最喜欢的吃法则是干炸,最大程度的还原带鱼的鲜美味道。

请看这道菜的做法:

1、带鱼处理好后放在盆里,加入葱姜水抓拌均匀,腌制30分钟。(葱姜水的制作:葱花、姜片、盐放入放入碗中抓出水分,然后加一点清水和花椒粒,继续抓拌2分钟,然后过滤出杂质,剩下的就是葱姜水)

2、腌好的带鱼一定要擦干水分,防止炸的过程中溅油。油温四成热的时候放入带鱼,先不要翻动,等定型后再翻面。

3、等带鱼两面稍微变色后捞出,第一遍是为了定性,第二遍升高油温至六成热,把带鱼炸熟炸透,等带鱼两面金黄后捞出。我更喜欢吃酥脆一点,不用吐刺的那种,所以我又炸了第三遍。这样炸的带鱼酥脆可口,连刺都是脆脆的。

第二道菜:回锅肉(蒜苗3元,猪肉10元)

回锅肉算是我家吃米饭必备的一道菜,咸鲜微辣又超级下饭。回锅肉一直被认为是“川菜之首”,但是由于这道菜在全国各地甚至是每个家庭都颇受欢迎,所以每个地方、每个家庭做出来的回锅肉都赋予了它新的风味。

下面我把这道菜的做法给大家分享一下:

1、五花肉洗净后冷水下锅,加入葱段、姜片、料酒、花椒粒,煮至能用筷子扎透,捞出后切成薄片。

2、蒜苗洗净后先把蒜白拍扁,这样里面的汁水出来,味道更浓,斜刀切成段。蒜叶同样斜刀切成段。

3、起锅烧油,油热后倒入五花肉煸炒出油脂,然后放豆瓣酱,炒出红油后放甜面酱,中和豆瓣酱的味道,炒匀后烹入料酒和白糖。

4、倒入葱花、蒜片、姜片、少许豆豉,超出香味后淋入一点生抽,先把蒜白倒进锅内炒至断生,最后开大火倒入蒜叶,快速翻炒至成熟即可。

第三道菜: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两个1.5元,鸡蛋3个1.5)

西红柿炒鸡蛋算是最没有难度的一道菜,我想没有哪个人不会做吧,但是想要做的好吃还是有诀窍的。

1、西红柿顶部改十字花刀,用开水烫至皮变软,然后撕掉,去掉西红柿的根部,切成小块备用。

2、鸡蛋磕入碗中,加盐、白醋、一点清水,搅散即可。提前加盐可以入底味,加醋是为了去腥,加水炒出的鸡蛋更蓬松。

3、热锅凉油倒入蛋液,炒熟后盛出。另起油锅,放入西红柿,炒至西红柿出汤汁后加一点番茄酱,增加颜色的同时味道更浓郁。然后加白糖和少量盐,倒入鸡蛋炒匀即可。

第四道菜:麻婆的豆腐(嫩豆腐2元,麻婆豆腐调味料3.2元)

“豆腐做法千千万,唯有麻婆最下饭。”麻婆豆腐的特色在于麻、辣、烫、香、嫩、鲜,麻婆豆腐是川菜中的传奇菜肴,虽然是一道家常菜,但是却走出了国门,在马来西亚、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是享有盛名,成了国际名菜。家庭制作的麻婆豆腐各有特色,一般很难有四川的味道,所以我直接买了调味料,省事不说味道也不赖,只是前期处理豆腐,尤其是嫩豆腐还是有一些要注意的细节。

1、豆腐洗净后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更入味。锅中水烧开,加入盐,把豆腐放进淡盐水中煮1分钟,这样不仅可以去除豆腥味,而且豆腐后面烹饪不易碎。

2、煮好的豆腐捞出控水。起锅烧油,油热后把麻婆豆腐调味料倒入锅内,炒出红油后加水,待水开后下入豆腐,水不需要太多,能跟豆腐齐平就可以。

3、继续炖煮至豆腐入味,起锅前分次淋入水淀粉,待汤汁浓稠即可出锅,撒上葱花。喜欢吃麻一点的,可是再撒上炒熟后碾碎的花椒。

好了,这就是小两口的午餐,虽然没有什么大鱼大肉,但总体来说吃得也挺满足,都是足够下饭的菜,一共花费了不到35块钱,您觉得值吗?

本文由约翰饭特稀编辑/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nshuijk.com/afhzz/351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