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独特的美食记忆。成都作为省会大都市,是一座让人向往的美食之都,没有人知道有多少美食,作为川菜亚菜系上河帮的中心,成都还有哪些老味道仍然在都市里传承呢?民间,往往是美食最好的记忆与传承。
这次我选择了位于肖家河中街的永乐饭店,这家店的老板尹贵成是位摄影爱好者,我们认识有十几年了,知道他是做餐饮的,但却一直无缘前往品尝。让我下决心去这家三代传承的餐厅,是因为最近在朋友圈,偶然看到一个小视频,说一个从事设计的90后,回到家传的餐厅做厨师,正是尹贵成的儿子尹思聪,看能否找到老成都的味道。年12月底的一天,约了朋友前往,我特地提前1小时到,和老板尹贵成聊聊老成都的味道。
位于肖家河的永乐饭店摄影|尹贵成年出生的尹贵成,是生在成都长在成都的本地人,他的大伯曾说起过,民国时期爷爷那一辈,就有几兄弟在成都少城(宽窄巷子附近)做厨师,从小到大吃的就是老成都的味道。我们的交谈中,他确认,上河帮菜中,较为麻辣的就是水煮肉片、麻婆豆腐,再次印证了川菜中重口麻辣味的菜不是上河帮,而是之外的4个亚菜系:下河帮(重庆);内自帮,也叫自内帮(自贡和内江一带);大河帮(乐山-泸州宜宾的长江流域)、小河帮(合川-广元嘉陵江流域)。此时已临近春节,自然会聊到春节家宴,尹贵成不无怀念的说起小时候团年,一般都是到他大伯父家。父辈中,他的大伯厨艺最佳,每年都是大伯一家主理2桌或3桌家宴:凉拌鸡、风吹鸡、香肠、腊肉4道凉菜,热窝鸡、糖醋排骨、烧什锦、豆瓣鱼、甜烧白、焦皮肘子、炒鸡杂。这些菜,就是普通的食材,而且就是3种——猪肉、鸡肉和鱼,用不同的工艺和味型组合,就成了一桌宴席,8大菜系中,川菜是最为亲民的。
最初的创始团队——外婆、父母和兄弟摄影|尹贵成提供创始人尹大德与亲友,黑板上写菜单,可以看到当年的回锅肉的价格是3元摄影|尹贵成提供这张照片很珍贵,是当时中外合资成都粉末冶金有限公司驻厂的日本技术员,在回国之前,和他的夫人一起在我家吃饭要求合影,回到日本后寄来的照片。当时这些技术员都是住在锦江宾馆的,中午很多时候都在我家吃饭,大概有2年多时间。摄影|尹贵成提供永乐饭店里的菜品,从创始起到现在,都是亲民的家常菜,全是老成都的味道,很接地气。年,尹贵成在父母的带领下,开了第一家餐厅:南郊小吃店,主营的便是老成都的家常菜。饭店最初开在成都南郊成都电缆厂旁边(今神仙树附近),饭店主营上河帮家常菜,很快就成了附近工厂的“伙食团”。随着城市道路的扩建,年搬迁新址后,尹贵成的父亲尹大德给新店重新取了名字——永乐饭店,想法很朴素,希望把这个店传承下去,让客人永远快乐。由于地处城郊,城市建设的巨变,永乐饭店又是几易其址,于年搬迁到肖家河中街36号,当初只有拐角处的铺面,就是成都人俗称的“苍蝇馆子”。斗转星移,现在有4个独立的门面组成,其中有两间是疫情期间,别家退掉后租下来的。由于房东分属几家,店堂不能形成一个大空间,虽然没有独立包间,倒也比较清静。
成都人最爱的蒜苗回锅肉摄影|尹贵成川菜传统名菜宫保鸡丁摄影|尹贵成番茄丸子汤摄影|尹贵成家常豆瓣鱼摄影|尹贵成每天18点,店里座无虚席,座上客人基本点的菜是肝腰合炒、宫保鸡丁、丸子汤,人多的客人会加上回锅肉、糖醋脆皮鱼,这些菜品,在成都传承了上百年,是成都人记忆中的味道。
凉菜先行,是餐厅的规矩,第一道菜是凉拌鸡片,凉拌鸡片是从凉拌鸡改良而来,提前去骨,让客人吃起来更方便,味型是红油味,红油味的红油就很讲究。还没有下箸,看到红油红艳透亮,油中飘散着一些大小不一的辣椒碎,就说了一声:“靠谱。”这样的辣椒面,是炕得焦脆时,用碓窝舂碎的,再用高温的油炼制,入口煳香味十足,微辣。如果喜食麻辣味,那个味型叫麻辣味,代表菜是源自古蔺、叙永一带的椒麻鸡,这个以后再说。
然后少东家端着亲手炒的肝腰合炒过来了,肝腰合炒是川菜中极为讲究火候的一道菜,俗称18秒菜,码味、炒制、调味,一锅成菜,没有过硬功夫,断然不敢上灶炒制。每天,永乐饭店要卖出上百份肝腰合炒,这里的厨师,已练得炉火纯青,信手拈来,而且口感口味极稳定,这也是不少客人隔三岔五来店就餐的吸引力之一。这是我在成都吃过的最嫩滑爽口的肝腰合炒,没有之一!
获得成都名菜称号的肝腰合炒摄影|尹贵成再说糖醋脆皮鱼,现在不少餐厅都图省事,挂汁采用工厂批量生产的番茄汁为底,加一些糖醋,而且提前烧制一锅。永乐饭店的糖醋鱼,现制糖醋汁:冰糖炒糖色,然后熬成棕红色的汤汁,加醋勾浓芡,浇在炸好的鱼上,这种芡汁,行话称为玻璃芡。我们可以把糖醋脆皮鱼看作是老成都的味道,但不宜说它是川菜,这是一道典型的鲁菜,松鼠鳜鱼(很多店用的便宜的草鱼)是典型的苏菜。不过,川厨在糖醋脆皮鱼的基础上,开发了不少糖醋味的菜,如糖醋排骨、糖醋里脊等,糖醋味由此成为川菜24味型之一。
少东家尹思聪生于年,在2家知名的设计公司工作过五六年,其中一家是为餐饮作全案设计的公司。在那里,他重新认识了餐饮:烹饪也是一门艺术!便开始了厨艺生涯,这位后生自称二十多年没摸过菜刀,到了家传的店里,从墩子做起,然后成了替补厨师、墩子、打合,全能选手。川菜上河帮厨师,老一辈全是如此,不仅能上灶炒菜,还能做白案、卤菜、凉菜。孔子曾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只有乐在其中,方得始终,这是自我成长的强大动力。被评为大运会推荐餐厅摄影|尹贵成提供获得成都名菜称号的奖牌摄影|尹贵成提供获得成都名菜称号的奖牌摄影|尹贵成提供诚如少东家所说的,他在外就餐,喜欢选择离厨房近的座位,这样最能感受到锅气。所谓锅气,就是恰当的火候出锅,最快的时间上桌供客人品味。比如店里的肝腰合炒,上桌时享用,嫩滑鲜爽,十分钟以后,滋味就变了,远距离送的外卖,是最糟糕的食物。要想品尝世间美味,还是移步餐厅吧!
END
撰文|刘乾坤摄影|尹贵成提供行走在美食与美景之间
成都|网油蒸翘壳:名贵的传统川菜四川|广汉“灯盏窝”:不是回锅肉,胜似回锅肉四川|南部肥肠干饭:一种川味的东方快餐成都寻味|老街上的羊肉汤馆:秦川号四川|成都寻味:蚝英雄的“山海经”刘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