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码儿绿了,银杏黄了,麻婆豆腐想你了

成都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刘尧报道

生活正在继续,我们终将重逢。

连续多日,成都多个中风险小区陆续解封,如果顺利的话,今晚,成都最后一个封闭区理工东苑西区也将于凌晨解封。这意味着,成都全域都是低——风——险——地——区!

连续数天的解封,花样百出的仪式,把成都人性格中的乐观、开朗、热情、感恩表现得淋漓尽致。不觉让不了解这里的人们产生疑问: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这个城市到底住着什么样的人?也许,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答案。

我仅代表成都万常住人口中的一个普通群众,说一下自己的答案:此时此刻,沐浴在冬日暖阳中,行走在金黄银杏树下的成都人,和坐在电脑面前码字的我,都一样热爱生活。

说不定,正是许许多多人热爱生活的点滴细节,造就了成都的人间烟火。

单说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冬天,成都人过冬,心尖尖上的颜色主要有三种。

1

心尖尖上最妖艳的一抹绿是豌豆尖给的。

豌豆尖是属于烟火成都冬季篇的灵魂食材,是成都冬天的独家味觉符号。豌豆尖儿是那种随便咋个一弄都好吃的蔬菜,老少皆宜,搭配范围广。不管是烫火锅,还是煮碗家常面,豌豆尖一撒下去,十几秒钟后,与汤汁充分融合,拈一筷子入口,新鲜爽脆的口感,从舌尖到心尖,这就是成都家常菜的味道。

其实,除了豌豆尖和绿码,基于天府之国温润的气候条件,成都的冬天并不缺少绿色。

兴隆湖边吹吹风,锦城公园散散步,青城山中洗洗肺……

想让眼中“满含绿意”,想让身心在大自然中舒展,成都分分钟安排。

2

心尖尖上最明亮的一抹黄来自银杏叶子。

春天龙泉看桃花灼灼,夏天华西坝三圣乡赏荷,秋天芙蓉花重锦官城,冬天用银杏叶子搞个创作……这些都是成都市民四季出门的基本操作,说好听点,这就是成都人顺天应时形成的生活美学。

今年11月11日,当部分小伙伴还在为双十一剁手清单查漏补缺的时候,成都市公园城市管理局发布了“银杏观叶指数”,这是国内首次官方发布银杏观赏指数,每10天还会根据气温变化更新版本,真的是非常贴心了。

以银杏叶为素材,脑洞大开,花式创作,这是每年冬天成都人的保留艺术项目。

3

心尖尖上最红的那颗朱砂痣可能是豆瓣酱里头舀出来的。

成都的冬天,少不了一顿麻辣滚烫的火锅。但是,身为美食之都,成都显然不仅仅只有火锅。

麻婆豆腐、宫保鸡丁、开水白菜、蚂蚁上树……成都的川菜不仅仅只有辣的,也有很多不辣的。若干年来,川菜纵横江湖的核心秘密其实是-----豆瓣酱。

对美食的这份热爱,已经深入成都人的骨髓,以至于成都人的想象力不自觉地就和美食扯上了关系。举个最近的例子来说,成都城南的新地标——交子之环,因为红色的圆环造型,有了更亲切的民间称呼——那口火锅。于是,他旁边的双塔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那双筷子。

如果成都只是按照逛——吃——逛——吃的节奏,写三天都写不完。更何况,现在年轻人追求个性与体验,解锁成都的方式就更多了。

追求潮流的人儿,可以选择精心打扮之后在太古里逛街,有民间摄影师自发地围着你拍,恍惚之间还以为自己是在走红毯。还有各种散布在各个商圈和景区的首店,美学享受和消费体验的不二之选。

喜欢书店的人儿,成都几千家书店,没得十天半个月是逛不完的。不管是“新晋网红”天上掉下来一本书的兴隆湖书店,还是“出片大户”哈利波特风格的都江堰钟书阁,包括云朵、三联、言几又、方所……成都书店的高颜值内卷,已经让人看不到天花板。

热爱情调的人儿,去三圣乡当一个买花的姑娘,去蒲江明月村弄个陶艺,再去打卡藏在山水之间的高颜值民宿,拍点岁月静好的照片,不用滤镜也是完全可以的。

不喜欢用导航的人儿,来成都可以放心大胆地问路。好客的成都人,会一秒钟切换到椒盐普通话模式,一边比划一边说,告诉你如何抵拢倒拐(直走到底,转弯),就算没有听懂,这份热情都可以融化你一分钟。浓郁的人情味也是成都的味道之一。

公园城市的独家体验感,市井烟火里的隐藏菜单,歌曲里唱的带不走的只有你,说得再多都很苍白,只有真正来了,体验过了,才可能成为自己心中的那道白月光或者朱砂痣。

今天在这,只是抛砖,引——你。

为什么要抛砖?

因为,好的东西要分享,好的城市也要分享。

因为,成都是成都人的成都,成都也是全世界的成都。

,冬,成都。码儿绿了,银杏黄了,麻婆豆腐想你了……

推荐阅读

怦然心动!央视镜头下的大美成都

成都,你若安好,就是晴天

解封!又一地调为低风险地区

读完了之后顺手点下「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nshuijk.com/afhzp/174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