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语文成绩难拿高分90都是在阅读理解

就在上个周末,参加了一场同学会,多年未见的大学同学聚在一起,聊了很多关于当下教育的现状。大家都是师范专业毕业,所以在毕业以后,多数都选择了跟教育有关的行业,有的在学校当老师,有的自己做起了线下教育培训,有的则和我一样从事线上教育培训,所以大家聚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不过在交谈过程中令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便是,关于语文考试的变化。其中一位同学说到,在今后的考试中,语文绝对可以说是一门比数学更难拿高分的学科。他表示周五的时候,市里面组织了期末联考,他现在所带的是六年级的毕业班,这次联考市里面所有的小升初毕业班都参加,但是这次联考语文试卷的难度大大超乎了自己的想象。考试结束后,好多好学生都痛哭流涕,擦着眼泪走出考场,因为时间不够用,没有做完题。自己也第一时间拿到了考试试卷,发现这次的语文试卷,量大范围广题型偏,与之前考试的内容相比,难度真的提升了不少,是一场真正地开始走向中、高考试题的模拟测试。我也第一时间让他把试卷发给我,仔细一看试卷,发现整套试卷中,基础题型的考察也变成了阅读理解的形式进行考察,整体看下来就只有阅读和作文两部分了。其实之前我也有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语文考试变化的文章《》,家长朋友们也可以点进去看一看,上面详细的分析了关于高考语文试卷的题型以及变化,多多了解便于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变化。不过从这套小升初试卷的变化来看,真的应了那句话:得语文者得天下,未来语文要15%的学生做不完题,绝不是危言耸听,而将是实实在在的现实,并且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已经有这种趋势了。面对语文考试的这种变化,如何应对?对于这样的变化,我和校友们的看法一致:一定要在阅读上多下功夫。从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上看,并不是一定要难倒多少学生,让多少学生考不及格,而是那些平时注重阅读、注重积累、注重技巧的学生能够在考试中占据优势。在高考改革之前,阅读理解在语文考试中所占分值就比较大,同时阅读理解也是学生普遍失分的严重题型。因此之前很多家长就一直询问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也给家长朋友朋友们说过,一定要让孩子进行广泛的阅读。要知道现在阅读题考查涉猎非常广泛,从字词到句子,再到段落文章都会包括在内,并且考试的题型越来越灵活多变,没有广泛的阅读自然难以应对。而阅读理解水平也直接决定了语文考试的一个分值变化:语文成绩不及格,不用看,阅读理解基本没分;语文成绩60、70分,不用想,课外阅读基本全军覆没;语文成绩80、90分,阅读理解一样会扣分。因此提升语文成绩的关键就在于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能力强,语文成绩自然不会差。为什么那么多孩子阅读理解都做不好?在批改分析了上千份的语文试卷,发现多数学生在语文学科上丢分多的还是阅读理解,而阅读丢分主要有3个原因:1、读得少在给学生批改分析试卷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同学的课内阅读还好,课外阅读有的得0分的情况,这就是典型的读得少,只学课上所教的,课外的一概不管。2、不得法不得法主要就表现在,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没有章法,想到什么答什么,写了一堆废话,一个没回答到点子上,自然不得分。3、题型多阅读理解,题目简单到写拼音,查字典,找反义词,难到仿写句子,概括中心思想、分析字词的用法。各种各样的题目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碰不到。这说明了阅读理解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题目。如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关于这个问题,当时我和其他老师也讨论了很多,总结归纳出来也就3点(这里主要是针对语文应试考试)第一、规范阅读理解解题步骤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有法可循,解答阅读题同样有一个基本的解题步骤,很多同学做阅读理解,是没有任何规律可言的,一会看题一会看文章,这样思路本就是错乱的,答题肯定也是漏洞百出。正确的解题步骤分为三步走:第一步,速读。快速的阅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主旨。就像我们去一个从未去过的餐馆吃饭一样,点菜的时候肯定要从头到尾看下菜谱,了解下这家餐厅菜的风味。第二步,细读。结合具体题目,仔细通读文章,从文中找到题目信息来源。这时候该详细询问自己感兴趣的菜了。比如什么是什锦素拼盘?水煮牛肉你们这是怎么做的?这时候需要了解更详细些。第三步,品读。重点题目做起来出现困难,这时候需要回到文章中去仔细推敲,联系上下文,提取有效信息来解答题目。菜上来了,我们需要细细品味了,好吃不好吃?好吃在哪?不好吃在哪?需要找出具体原因。当然答任何题目都需要认真读题,比如阅读题中经常有这样的题目:“请你从文中找出…………”那答案就必须得从文章中找出原句来了。第二、培养题型意识所谓题型意识就是看到题目就知道,这类题到底问得是什么,考的是哪类题型,具体怎么回答。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要能够一眼看出试题的考点及相关知识点。要知道考试是千变万化的,但问题考点其实变化是不大的。就如下面:我在我的课堂上给学生列举的例子,关于阅读理解写作手法的考试题型。在试卷中,一般会出现以上4种命题方式,其实都是问的同一个问题“写作手法”。但一般的语文老师会很少把这类题型归纳总结,考试是怎么考的,便把解题思路讲给学生,所以很多同学在题型变化以后,便不知道应该从哪里入手了。但如果具备了题型意识,学会举一反三,做到触类旁通,知道问题问得是什么,能够大大提升阅读的效率和答题的准确性。第三、掌握答题公式,科学答题就如:下面的这些题目一般都是让孩子丢分的题目。(1)读了这篇童话,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读这篇短文我感受到了什么?(3)本文的结构是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些题目,孩子不会答,或者答非所问,主要体现在一个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上的欠缺。这类题目的答题技巧,要根据短文所讲的故事,或者具体事件结合答题,常见的词语有:品德高尚、舍己为人、默默付出、思念家乡,忧国忧民、善良勇敢、正义勇敢……给“我”的启发:看了这篇短文我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或者给我什么样的启示,在以后我们应该如何做,怎么样做,这便是一种答题框架公式。看到这类题型,照着这个公式进行科学化的答题,那么一道阅读理解满分题就轻松拿下了。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够对家长朋友们有所启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tianshuijk.com/afhpz/779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24